第(3/3)页 轻而易举地便将《六国论》自这场议和之争中摘除,来了一记釜底抽薪! 这篇策论,本就是他给左相这些人准备的机会。 若是由孙丰毅就这么操控了,那议和之势,怕是再难阻挡了。 “这赂秦之弊,右相可同意?” 这时,左相荀正的声音终于响了起来。 “赂秦之弊,放在千年前可适用,放在而今,莫非便不能适用了?” 荀正目光平静地看向孙丰毅,“只论这赂秦之弊,我朝若是与北莽议和,这徽州之地,怕是便没法要了!” “北莽得徽州,便可进而虎视中原之地,若再加上我朝每年朝贡,那北莽之势便会日益壮大,更遑论我朝还要向北莽称臣此等荒唐之举!” 荀正向前一步,继续询问:“右相,老夫所说这些,可是这篇策论中所提?” 孙丰毅幽幽地看着荀正,并未正面回答荀正的问题。 他转而询问道:“左相莫非以为,这区区一篇策论,便能道尽我朝与北莽之间的形势?” 御榻上,皇帝赵煊睥睨着大殿之上,他静静倾听着文武百官的争论。 自始至终,都未曾评论什么。 而自左右二相相继出面之后,其他朝臣也都纷纷缄默无声。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荀正和孙丰毅身上,这二位才是真正决定这场议和之争走向的人。 听着孙丰毅的询问,荀正却微微一笑。 “这策论,究竟如何,我等争论之前,倒不妨先听听,写下此策论之人又是如何表态的!” 他忽的向着苏扬那边轻挥衣袖,“苏太医,还请上前。” 顿时间,整个紫宸殿中,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向着苏扬那边汇聚而去。 苏扬也不由微微一怔。 荀正突然让他上前,他一时之间,都没有弄明白荀正的意思。 但既然这策论是他献上,他已然出面,便是再进一步,又能如何? 随即,苏扬脚步迈动,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下,缓缓上前!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