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封常清嘴角抽抽:“你真当边令诚是没有见过军阵的?” 高水寒撇撇嘴:“那现在回去换也来不及了啊……这不,人家已经到了。” 封常清当即顺着高水寒的目光回头,只见前方一行千余人的队伍,正在缓缓的靠近孽多城。 阵前数名斥候反复的确认了几次之后,重回队伍里。 少顷,浑身裹得严严实实,外面还罩着好几层软甲的边令诚,这才在几名官兵的护卫下到了众人面前。 此时,迟迟未来的高仙芝也在他那三十余名鲜衣怒马扈从的护卫下,到了场中。 封常清满脸堆笑上前:“中使总算是来了,此番实属朝廷规矩,只能是劳烦中使多走这一截路。” 面上无须,面容宽正的边令诚在官兵的帮助下,下了马,竟然是很客气的点点头:“我安西征讨大军战场得胜,咱家怎能不为同袍道喜。” 说着,他就眼前一亮,看向几乎是与他同时当场的高仙芝。 边令诚小跑几步,到了高仙芝面前,就要叉手作揖,却是被高仙芝一把拖住:“中使礼重了。” 边令诚也是顺势直起身子,脸上的洋溢的笑容却是更盛:“都护一战得胜,令数次无功而来的不臣之地,重归大唐,当得起咱家这一礼。更莫说,都护还施计,一举全歼吐蕃数万援军,此等大功,圣人若是知晓,必定龙颜大悦,都护前途无可限量啊!” 终究是伺候人出身的,奉承的话都往大了说。 此次吐蕃合共前来的援军大抵是五六万之数,炸毁藤桥之后,跨河而过的吐蕃援军不到两万余人,如何能说是全歼了。 更是直接称呼高仙芝为都护,就很有意思了。 而且他一开始更是言明与安西军乃是同袍,这无疑是站队的举动和暗示。 不过这些都是场面话。 在场没人当真,却也是齐齐露出笑容来。 边令诚却好似当真满心欢喜,目光在人群中不断的搜寻着。 嘴上还不忘嘀咕着:“咱家来的路上就一直听说,都护家的小郎君如今业已长成,骁勇谋略,有都护之风,此次征讨,更是立下大功,不过小郎君现在何处?” “小子高水寒,见过中使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