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55章 一个头俩个大-《极品小太监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两人的对话早已经震惊了周围的路人,原来一位就是如今的风云人物镇国候,另一位则是报纸上连续提过几次的萧笔书生,两个文坛高手在此相会了。

    怪不得,能猜出那么多灯谜呢!

    此刻,除了赞叹,众人看向萧笔书生的目光中,也多了几分不善。

    好你个狼崽子,竟然还试图挑战我景阳国文坛,简直就是痴心妄想。

    别说他们,赵小乐身边的众美也满脸不服。

    众人正打算来一番口水仗时,街上突然传来一阵叫喊声,“东越国的诗词出来了,千古佳作啊!”

    “题目青玉案,元宵……”

    随后,一张张榜文被人贴了出来,还有一张张小抄,几乎发的满大街都是。

    这也是朝廷的策略之一。

    东越国的词作一出来,就让人送出来,若是有人能写出相媲美的诗词,自然再好不过。

    然而在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下,小炒竟然被传得满大街都是。

    三十娘接来一张小抄,逐词逐句念了出来,“青玉案,元宵……”

    等她念完,周围一些略懂词作的路人,都已经变了脸色。

    有才华是好事儿,有时候会遇到才华也解决不了的问题,战胜不了的敌人,那就是功力。

    诗文的功力。

    如果才华和功力完美结合在一起,那诗文就会到达让人望尘莫及的绝顶高度。

    这首东越国的新词,便是这样一种情况。

    它集合当代大家的共同打磨,搜揽数年灵感之后,加上反复地推敲和修改。

    整首词看上去已经没有了烟火气,打磨得宛如磐石一般坚韧平整。

    即便放眼近年来,甚至往前推五百年,再往后推五百年,也是难得佳作了。

    一些人会心情沉重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    赵小乐却不理解,他看了看,发现确实也不错,但……那又怎样?

    老子是抄文的,又不是作文的,老子在乎什么?

    于是他冲众美摆了摆手,“好了,咱们回去吧!”

    锦裘男子眯眼看向他,“怎么?身为泰山北斗的侯爷,这么有自信?”

    赵小乐笑道,“不然呢?”


    第(3/3)页